- · 《中国动脉硬化杂志》征[10/06]
- · 《中国动脉硬化杂志》投[10/06]
- · 《中国动脉硬化杂志》收[10/06]
- · 《中国动脉硬化杂志》数[10/06]
- · 《中国动脉硬化杂志》栏[10/06]
- · 《中国动脉硬化杂志》刊[10/06]
中国青年报:血管“追凶”——科学家找到动脉
作者:网站采编关键词:
摘要:编辑|费星瑜 人们早已知道,动脉粥样硬化是中风、冠心病等心脑血管疾病的罪魁,而动脉粥样硬化的标志物是一种特殊的斑块。 一场发生于动脉血管的变故,有时可能搅动世界风云:
编辑|费星瑜
人们早已知道,动脉粥样硬化是中风、冠心病等心脑血管疾病的罪魁,而动脉粥样硬化的标志物是一种特殊的斑块。
一场发生于动脉血管的变故,有时可能搅动世界风云:美国总统富兰克林·罗斯福中风倒地,没能亲见二战胜利日;丘吉尔第二次中风后,不得不辞去首相职位。
“三方会谈”
对个体而言,这意味着生活质量下降乃至失去生命。法国哲学家萨特中风后,无法控制自己的身体,嘴唇哆哆嗦嗦,话都说不清楚,香烟不停地从嘴里掉出来,更别提写字、弹琴了。
相比于世界风云和名人轶事,科学家更关注这些病人体内究竟发生了什么。但经过200年的研究,大家仍对动脉粥样硬化的成因莫衷一是。
来源|中国青年报
【来源:贵州中医药大学】
从左到右:论文共同第一作者彭立、通讯作者哈贝尼希特、第一作者莫汉塔。5月中旬,彭立到慕尼黑大学开始为期半年的访学,三人拍下这张合影。受访者供图
4月27日,国际学术期刊《自然》在线刊发了德国慕尼黑大学哈贝尼希特(Andreas J. R. Habenicht)团队的一项新发现:神经系统也能与动脉粥样硬化的斑块产生联系。有人称之为“大脑与动脉粥样硬化的对话”。5月中旬,该论文的共同第一作者、贵州中医药大学副教授彭立到慕尼黑大学开始为期半年的访学,希望继续研究清楚这条通路上发生的故事。
体内的“火山”
十二年磨一剑
文章来源:《中国动脉硬化杂志》 网址: http://www.zgdmyhzz.cn/zonghexinwen/2022/0601/1005.html